滾輪軸承軸承常見毛病與毛病原因和消除辦法
滾輪軸承常見毛病與毛病原因和消除辦法
滾輪軸承在使用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軸承毛病的現象,今天中崋軸承網針對靜壓軸承常見毛病以及毛病原因和消除辦法進項解說,希望對我們有所協助。
靜壓軸承
靜壓軸承毛病一:純液體光滑樹立不起來
毛病現象:主動油泵后,若已樹立了純液體光滑,一般應能用手輕松地滾動;若轉不動或比不供油時更難滾動,即標明純液體光滑未樹立。
毛病原因:軸承某油腔的壓力未能樹立,或軸承裝配質量太差,如:
(1)某油腔有漏油現象,致使軸被擠在軸承的一邊;
(2)軸承某油腔無光滑油,加工和裝配時各進油孔有錯位現象,或節省器被阻塞;
(3)各節省器的液阻相差過大,造成某個油腔無承載才能;
(4)反應節省器的彈性元件剛度太低,造成一端出油孔被堵住;
(5)向心軸承的同軸度太大,或推力軸承的垂直度太小,使主軸的抬起空隙太小。
消除辦法:
(1)查看各油腔的壓力是否已樹立。對漏油或無壓力的油腔,找出具體原因,采納相應措施加以克服;
(2)調整各油腔的節省比,使之在合理的范圍內;
(3)合理規劃節省器;
(4)堅持光滑油清潔;
(5)保證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裝配質量。
靜壓軸承毛病二、壓力不穩定
毛病現象:
(1)當主軸不轉時,開動油泵后,各油腔的壓力都逐漸下降或某幾個油腔的壓力下降;
(2) 主軸滾動后,各油腔的壓力有周期性的變化(若變化量大于0.05~0.1MPa時,必須查看原因);
(3)主軸不轉時,各油腔因壓力抖動(超越0.05~0.1MPa時應查看);
(4)當主軸轉速較高時,油腔壓力有不規則的波動。
毛病原因:
(1)節省比β值超差;
(2)供油壓力p。太低;
(3)軸承空隙太大;
(4)節省器規劃不合理。
消除辦法:
(1)替換油液,清洗濾油器及節省器;
(2)查看軸及軸上零件是否存在較大的離心力,若是,則進行動平衡消除之查看卸荷帶是否有 干擾力,減,小卸荷帶輪與主軸的同軸度差錯;
(3)查看油泵及壓力閥;
(4)改進油腔的型式。
靜壓軸承三、油膜剛度缺乏
毛病現象:主軸軸承的油膜剛度未達到規劃要求。
毛病原因:
(1)油液不潔凈,過濾凈度不行;
(2)軸承及油管內貯存的雜質未鏟除;
(3)節省器阻塞;
(4)軸頸剛度缺乏,產生了金屬接觸。
(5)安全保護裝置失靈。
消除辦法:按油膜剛度的調整進行。
靜壓軸承四、主軸拉毛或抱軸
毛病現象:當軸滾動一段時間后,主軸可能發現有拉毛現象或在工作時發生抱軸現象。
毛病原因:
(1)油液不潔凈,過濾凈度不行;
(2)軸承及油管內貯存的雜質未鏟除;
(3)節省器阻塞;
(4)軸頸剛度缺乏,產生了金屬接觸;
(5)安全保護裝置失靈。
消除辦法:
(1)檢修濾油器;
(2)清洗零件;
(3)核算軸頸剛度;
(4)維修安全保護裝置。
靜壓軸承毛病五:油腔壓力升高缺乏
毛病現象:節省器油液雖通暢,但油腔壓力升高缺乏。
毛病原因:
(1)軸承配合空隙太大;
(2)油路有漏油現象;
(3)油泵不合格;
(4)光滑油黏度太低。
消除辦法:
(1)測量配合空隙,若太大,則需重配主軸;
(2)消除漏油現象;
(3)替換油泵;
(4)選用合適的光滑油。
靜壓軸承毛病六:軸承溫升過高
毛病現象:當主軸工作2h左右后,油池或主軸箱體外壁溫度超差。
毛病原因:
(1)軸承空隙過??;
(2)軸泵壓力太高;
(3)光滑油黏度太高;
(4)油腔沖突面積太大。
消除辦法:
(1)加大軸承空隙;
(2)在承載才能與剛度允許的條件下,下降油泵壓力;
(3)下降光滑油黏度;
(4)減小封油面寬度,但需使封油面寬度a、b均大于空隙的40倍并保證Re>2000。